1951 年 5 月 1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英雄事迹,标题为《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关崇贵》,详细讲述了一位志愿军战士用机枪击落美军飞机的英勇壮举。这位英雄就是关崇贵,他的事迹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了全军学习的榜样。而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他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展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童年苦难,激发爱国情怀
1931 年,关崇贵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7 岁时跟随父母逃难,寄居在吉林省海龙县小杨乡景兴村的姨父家。父母靠租种土地艰难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了这个年幼的孩子身上。十岁出头,关崇贵便开始为别人家做长工,放牛、喂猪,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一份责任,只为减轻家中的生活压力。
1942 年,关崇贵随父亲前往北满务工,这次外出却成为了他人生中一段黑暗的经历。途中,他们遭遇了日本侵略者,不仅身上拮据的盘缠被抢夺殆尽,父子俩还被押送去修建电站。在这三年的苦工生涯中,关崇贵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高强度的劳动,食不果腹的生活,还要忍受侵略者的打骂。这段经历让他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 “受压迫的耻辱”,也让他心中燃起了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过去,虽生活一直饥寒交迫,战乱频繁,庄稼丰收无望,但他总以为这是命运的安排。然而,被押送做苦工的遭遇,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激发了他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炽热的爱国情怀。直到 1945 年 “八・一五” 日本投降,关崇贵和父亲才终于逃脱了这地狱般的生活。
展开剩余85%踊跃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1947 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家乡也开始动员农民参军。关崇贵的父母原本想让大哥去参军,但关崇贵却坚决站出来劝说父母:“大哥已成家,孩子才三岁,难以离开,不如让我去,我从小就渴望参军。” 就这样,关崇贵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了军。在部队中,他积极进取,迅速成长,很快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 年 10 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关崇贵所在部队奉命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此时的他,经过部队的历练,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1951 年 2 月,他迎来了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个重要任务。
2 月 23 日,朝鲜战场冰天雪地,关崇贵所在部队驻守龙头里 614 高地。当晚 9 点多,担任一班班长的关崇贵接到连指导员的命令,带领机枪组去坚守 614 前沿的小山头。指导员反复强调这个小山头的重要性,关崇贵严肃地点头回应:“请指导员放心,我人在,阵地就在。”
当他们进入阵地时,眼前只有一个倒塌的掩体,周围光秃秃一片,修筑工事的难度异常巨大。小山头离主阵地只有 600 多米,位置极为关键,若被敌人占据,主阵地将岌岌可危。关崇贵和战友们立刻奋力开工,然而,朝鲜战场上的冻土坚硬如石,军用尖镐在挖掘过程中磨损严重,铁锹又小得可怜,挖掘进度十分缓慢。不久,关崇贵的手就磨起了血泡,但他咬牙坚持,一声不吭。经过一夜的奋战,天刚亮时,他们终于挖出了两个单人掩体,一个机枪掩体和一条 10 米长的交通壕,并用树枝进行了掩盖,同时处理好了雪地上的血迹,避免被敌人发现。
经过一整天一夜的劳作,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此时弹药手远远喊道:“开饭了!” 然而,五个人仅分得半袋炒面,分配下去每人只有一小半袋,食物极其匮乏。关崇贵和战友们只能用几根炒面和雪搅拌成团,艰难地咬着啃着,同时警惕地注视着远方,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
英勇无畏,机枪击落美军飞机
就在他们进食时,忽然,四架敌机出现在附近山头上空,低空盘旋,气势嚣张。关崇贵和战友们明白,这是敌军仗着我方空军尚未出动,高射炮数量稀少,才如此肆无忌惮地挑衅。关崇贵咬牙怒骂:“让这帮王八蛋先赖活几天,等我手里有了高射炮,打得你满地找牙!”
随即,敌机发动了扫射轰炸,瞬间主阵地被火光吞没,敌机在天空中盘旋不去,仿佛在欣赏着自己的 “战果”。紧接着,敌军地面炮火也开始连番轰炸,持续了半小时都不见停歇。关崇贵皱着眉头提醒战友们:“小心,准备,敌人要冲锋了。” 战士们立刻紧守阵地,将机枪架设好,弹药手紧随其后,两个步枪手蹲在掩体内,众人屏息静气,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不久,约数十名敌兵从塄坎后爬出,穿过山沟,向山头进攻。关崇贵看着敌人那嚣张的神情,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迎头痛击。敌人轻视我军工事,随意扫射,掩体土层被不断掀起,战士们迅速伏低躲避。弹药手焦急地问:“火力这么猛,咱们怎么办?” 刚探头查看,一颗子弹就穿过了他的帽子,关崇贵急忙一把将他拉了回来。紧接着,一颗手雷在弹药手刚趴过的地方爆炸。弹药手心有余悸地瞪大眼睛说:“要不是班长拉我,我这会儿估计得见阎王了。” 关崇贵淡定地回应:“怎么办?让这些孙子尝尝机枪的厉害!” 他仔细计算着敌人的距离,随后果断下令机枪开火,步枪也紧随其后射击。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成一团,仓皇逃窜。关崇贵清点战果,发现击毙了七八名敌人。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仅仅是激烈战斗的开始。
时间过去许久,四架敌机再次飞来,依旧低空盘旋,对小山头进行疯狂的轰炸扫射,还夹带了汽油弹,几乎将小山头炸了个稀巴烂。关崇贵紧紧压机枪,藏身于壕沟之中,炸弹爆炸产生的泥土不断飞溅到他身上。他心想:“这么下去必死无疑,不如一搏。” 于是,毅然起身,准备架起机枪向敌机射击。弹药手连忙苦劝:“打不中还会暴露我们。” 但关崇贵挣脱了弹药手的阻拦,将机枪架到了壕沟边缘,准备孤注一掷。
敌机俯冲而下,关崇贵瞄准后扣动扳机,八发子弹扫过,飞机却未被击中,从头顶呼啸而过。第二架敌机紧接着袭来,关崇贵迅速调整射击角度,回忆起培训时的 “提前量” 技巧,微调瞄准点后再次射击,又是八发子弹射出。这次,飞机摇晃了起来,随后冒出了浓烟,最终坠入主阵地旁的山沟。其余敌机见状,吓得仓皇撤离。阵地上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关崇贵成功击落了美军飞机。
关崇贵击落敌机的英勇事迹迅速传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耳中。作战处长激情地向彭德怀讲述:“老关真是救了大家,被美军炸得实在忍无可忍。” 彭德怀关切地问:“飞行员呢?” 得到的回答是:“跳伞时,落到被自己炸断的树桩上,被戳死了。” 随后,作战部长一脸为难地说:“按规定,他应受军纪处罚。” 原来,志愿军有条纪律,禁止用轻武器对空射击飞机,因为命中率极低且容易引发敌人更猛烈的报复。
然而,在关崇贵击落敌机后,敌人迅速集结了 500 余人,加强攻势向山头进发。关崇贵和战友们谨慎反击,却发现敌军士气明显受挫,扫射几轮后再无人敢攻山。关崇贵带领的五人机枪组消灭了 60 余敌兵,且全员未受伤,创造了罕见的胜绩。彭德怀听后不但未怒,反而笑道:“老是挨炸也不是办法,关崇贵证明轻武器也能打飞机,何不还击?” 他还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立了大功,部队以后可以打飞机,但要讲战术。” 于是,彭德怀修改了纪律,允许在适当情况下用轻武器对空射击。原本担心要受罚的关崇贵听到这个消息后,喜笑颜开。
此后,关崇贵因这一英勇壮举,获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他的英雄事迹登上了《东北日报》《南方日报》《吉林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的头版。随后,他被选为志愿军观礼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也亲自接见了他,并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朝鲜战争结束后,关崇贵荣获二级英雄和特等功臣称号,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转业地方,清正廉洁坚守原则
凯旋归来后,关崇贵深知自己早年因贫苦而缺乏教育,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他决心弥补这一不足。组织选送他到广东惠阳县速成中学深造,在学习期间,他刻苦努力,认真钻研知识。学成后,他重返部队,分管后勤工作。在和平时期,关崇贵明白自己虽然在战争年代是战场上的英雄,但现在需要以另一种方式为国家贡献力量。他从性格火爆的战斗英雄逐渐转变为温和、踏实的工作者,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勤勤恳恳,服从组织安排,并且都能干出出色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966 年,关崇贵以正营级职务转业回地方。他先是在广西南宁物资公司任副主任,1972 年调回吉林海龙县,担任物资局副局长。在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物资局在当时本应是一个非常优渥的单位,老百姓都认为关崇贵作为领导,肯定能轻松拿到稀缺资源。但关崇贵却严肃地表示:“这些物资都是国家统管的,我不敢乱动。” 他始终坚守原则,从不以权谋私,转为物资局领导后更是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
有一次,关崇贵大哥家的女婿来访,带着酒食说是 “看望叔丈爷”。当提及要关崇贵批些钢筋时,关崇贵当场冷下脸来拒绝,还将礼物推了回去。侄女婿满脸尴尬,只能无奈而退。关崇贵就是这样,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两袖清风,保持着一名老战士、老党员的高尚品格。
关崇贵的小儿子关友中 17 岁那年,当地市长出于对关崇贵这位老英雄的敬重,关照他说:“老关,你只有这一个儿子没上班了吧?这么着吧,你看哪个单位好,工作随便挑,我指定给你办。” 关崇贵的老伴听了这话,想着小儿子确实也该工作了。然而,关崇贵却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就让他去锻炼锻炼,去当锅炉工。” 老伴一听这话,急道:“我这不是为难你,服务公司确实没啥可干的,理发的活,孩子不愿意干,烧锅炉他又太小了。” 关崇贵却严肃地回应:“小什么小,小体格也得锻炼,他老子去北满当劳工的时候还没他壮实呢,迟早熬过来。” 就这样,关友中在服务公司当起了锅炉工,直至企业买断。关崇贵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了榜样,让他们懂得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不能依靠父亲的功劳谋取私利。
关崇贵,这位在朝鲜战场上威名远扬的特等功臣,在战争年代,他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和平时期,他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敬仰。
发布于:河北省宏赢策略-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配资论坛-股票配资的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