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婉莹/文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站在此历史节点,回望过去,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重塑了中国的国家命运,更以鲜血和牺牲为全球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这里刊登的是老军人常婉莹撰写的怀念保德县南下妇女干部中的杰出代表——崔焕珍的读后感。让我们一道缅怀英雄先烈,追念那些曾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和不屈奋斗的人们!最近网上一篇《晋绥以南,噤声以西一一崔焕珍一九五九年的缄默》的文章,感人至深,血肉丰满,亮点突出,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她,崔焕珍——山西晋西北保德县妇女干部中的杰出“四珍”之一,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危难时刻,在烽火四起,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投身于革命。
展开剩余82%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建政、建设时期,这段时间可谓是共和国命运的关键时刻。
她的心,她的路也同时经历着百炼成钢的成长,也伴随初心依旧的缄默。
全文贯穿着崔焕珍女士柔性的心和钢性的魂:
对人民的爱,爱得细腻;对敌人的恨,恨得深刻。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敬佩英雄,尤其爱读女英雄的事迹,古代的穆桂英、花木兰,现代的刘胡兰、趙一曼等,都在我们心中占有很高的位置。
这位崔焕珍女士却与那些女英雄不同,反复读过她的事迹,发现是一颗信仰的心,支撑了她的一生。
她的所做所为,都不是惊天动地,但都比惊天动地更长远,更持久,绵延一生,那善良的本性,那爱国爱民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她。
就是在缄默的1959年,她在自己的心都凉透的时候,还在温暖着乡亲们的心;在自己有话都嚥回去时,还能为有病的乡亲献出自家珍藏的药品。
那时,她以缄默对现实,以火热对乡亲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一个人只要心不死,就一定总有善良的本能陪伴,有成功的希望在前。
崔焕珍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高光时刻,却都是细致入微的革命工作,她用一生一世表达着人性的善良与本真,她用一生一世去做一件事,忠于党,忠于人民。
在那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年月,在那硝烟四起的时刻,她放弃了吃穿不愁的安乐生活,19岁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是真的实现了入党誓言,一生跟党走,就是受委屈,也选择缄默。
能想象出,日本鬼子占领东三省,之后的卢沟桥事变,中国的领土被一片片吞噬之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能站出来的年轻一代,他们的选择是多么可贵。
崔焕珍在妇救会工作期间,为我们军队翻山越岭传递消息,她在个饥寒交迫之时,孤独无助的瞬间,是一个信念支撑着她,跟党走,曙光在前头!
在战争岁月,崔焕珍始终站在支援前线的岗位上,保护群众,发动群众,织布纺线做军鞋,每天都汗流浃背。
将心比心,谁能不累呢,不是因为她是铁打的人,只是因为她有一颗坚强的心,这颗心牢牢地固定在党的事业上,无怨无悔。
1949年她积极响应干部南下的号召,并承担了管理一支部队的家属与孩子的南下任务。
行军中她不惜自已的生命,把在崖边的两个孩子救上来,自己却关节受了伤,在无药止痛与消炎的年月,她拄着拐杖,打水煮饭,仍把工作担当下来。
经过三个月的披荊斩棘,她终于把家属和孩子一个不少的带到了成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切都证明了,她的临危不惧有担当,坚持信仰有力量的意志力与精神寄托,都来源于党的教导与自己努力和成长。
她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弟弟,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她知道消息后,如晴天霹雳,在父母面前长跪不起,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全家的悲痛表达。
谁能受得了,昨天还蹦蹦跳跳的弟弟,是姐姐的她送他上了战场。今天便血肉模糊的离去,血肉相连的亲情,一脉基因的传承,令一个家庭的情绪陷入低谷。
这时的崔焕珍还是表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只有柔心对着硬道理,当人们想到牺牲在战场上的都是谁家的儿女,又是为什么的时候?打走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是那样的气腾山河!
悲伤逐渐释怀,仇恨化为力量!
正是红颜虽柔,却铁血丹心,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在支撑着她的灵魂。
入川后,她任过女监狱长,在中级法院工作过,1958年还任成都电子专科学院人事科科长,每一项工作都是认真负责,深受大家赞赏,同志们都尊称她为“崔大姐”。
1959年,崔大姐的丈夫受右倾运动错误牽连,家庭受到冲击,夫妻被迫返回原籍山西保德县,她在桥头公社任妇女主任。
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强大的落差,就如在圆周上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当初的地方,又如一段上山的坡路上,正在努力,突然来了一股力,把他们夫妻拉到山底……
想起这些年吃的苦,遭的罪,真是心如刀绞,灰心丧气,只能是欲哭无泪。
白天面对工作与生活,晚上枕头上全是泪水, 叫天不应呼地不灵,怎么办? 那只有缄默一条路。
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这种回到原籍的事数不胜数,虽心中想不明白,百般的苦,但还不能表露,为生存,为子女,都必须把苦嚥到肚子里,不能引火烧身再自找麻烦。
他们是1959年回的老家,紧接着60年到63年,国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这夫妻俩善良的本性怎能改变,他们拿出全部的热情与心血帮助乡亲们。
他们用有限的工资买粮食,救济災民,他们从药铺买药给乡亲治病,对有困难的村民,尽力伸出援手,为此崔焕珍还在当地被村民称为“活菩萨”!
崔焕珍于2009年去世,享年91岁,她最后一次捐款是2008年汶川地震,她用颤抖的手,示意孩子为她捐2000元党费,一段感人的故事,我心中的英雄!
生前,她丈夫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她也按正常的级别离休了,一切仍是圆满的结局。
在回老家这些年,他们都是一心一意为乡亲,他们不让老乡报恩,不求自已积德,只想让周围的每个人都好好生活。
崔焕珍用一生告诉我们,有信仰,才坚定,有爱心,才幸福,每个人都要尽力去发光发热,感恩社会,感恩生活!
雪落无声处,致敬晋绥边区的优秀女儿 ——崔焕珍!
发布于:四川省宏赢策略-配资炒股平台官方网站-配资论坛-股票配资的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